时间:2022-09-22 20:28:19 | 浏览:569
“乘势扬帆逐浪高,跨越发展正当 时。”这是2021年朝天区朝天镇在巩固 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 所付出努力的真实写照,也是该镇立足 乡村振兴、全力追赶超越的概括。
这一年,他们坚持精准发力,持续 巩固脱贫成果;
这一年,他们狠抓项目建设,推动 投资稳定增长;
这一年,他们明确着力重点,统筹 抓好乡村振兴;
……
鸟瞰朝天镇
这一年,他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 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推动 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 动力,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奋力发展 成为“全区经济和城市主中心,高质量 发展排头兵”。
产业发展态势好 村美民富入画来
11 月 25 日早上 8 点,时值初冬,海 拔1300米的朝天镇小安村在阳光照射 下,浓雾消散,美丽的新村展现在眼前 ——站在村里最高的牛峰包俯瞰,白墙 红瓦的民居炊烟袅袅,蜿蜒的硬化路犹 如蛟龙盘旋,道路两旁经整改后的耕地 整齐平坦。
水土治理工程一角
小安村的山间,如白色棋子般分布 着一些白点。“那些白点是我们村栽种的 方竹笋,是从贵州遵义引进来的。”小安 村党支部书记贾东菊一语道破。
笋用竹基地建设
沿着道路驱车而下,来到笋用竹基 地,挖掘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工人们正 忙着翻地、放线、栽苗。“今年 10 月 25 日,我们正式进场工作。短短一个月时 间,已栽种了近800亩荒山,预计将栽种 2000亩。”
提及笋用竹,贾东菊滔滔不绝,小 安村海拔较高,是竹笋生长的理想地, 当地原生竹为巴山木竹,受到市场广泛 欢迎。为扩大竹笋产业,2021 年,小安 村在朝天镇党委政府的帮助和协调下, 积极向上争取到200余万元乡村振兴衔 接资金,用于抚育改造巴山木竹,新栽 高山方竹。村民出地,其他所有费用全 部由政府买单,收益将比种植传统农作 物翻一番。今后还计划延长笋用竹产 业链,打造农家乐,开发旅游业,尽力做 到“农文旅”融合,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村民刘成青告诉记者,自己和儿子 本来在外打工,听说村里要发展笋用竹 产业,便赶了回来,打算将家里20亩非 耕地和 80 亩林地全部用来栽种笋用 竹。如今,刘成青父子两人一起在基地 务工,月收入总计1万余元。
不止小安村笋用竹产业,在朝天 镇,藤椒、小水果、中药材、生猪、肉牛 羊等产业也正在加快提质升级,蓬勃 发展。
猕猴桃产业园
为使朝天镇农村产业快速发展壮 大,朝天镇党委政府着力调整结构,以提 升产业发展质效。坚持“核桃+N”产业发 展思路,除狠抓以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发 展,坚持因地制宜发展藤椒、食用菌、小水 果、蔬菜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特色 产业,在“优、绿、特、强、新”五个字上下功 夫,完善镇域产业布局,壮大发展规模,逐 步形成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三滩村核桃产业园
三滩村、烟灯村的藤椒种植专业合 作社是以藤椒、核桃、中药材种植、林下养 殖、乡村观光旅游为主的专业合作社,不 仅吸纳当地村民就业,还辐射带动附近农 户发展藤椒、核桃、中药材等产业,有效巩 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如今,朝天镇共有产业园21个,产 业发展欣欣向荣。
明月村新村
建设产业兴旺了,兜里有钱了,精神文化建设 也绝不能落下。
一年来,朝天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 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抓好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健全、生态宜居的 示范村,培育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 范村。
紧扣项目做服务 助推经济稳发展
朝天区是进出川的大通道,承担着北向重 要门户枢纽的作用,区位优势明显。作为主城 区的朝天镇,自然迎来不少企业入驻,项目也 随之而来。
如何让项目尽早开工?
怎样做好企业与群众协调工作?
如何为落户企业做好服务?
……
朝天镇一直在积极思考和探索。
八庙沟电站 八庙沟电站
八庙沟水电站位于朝天区大滩镇、朝天镇 境内,主要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防洪作用, 于2019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下 半年竣工,总投资5.6亿元。
“项目能进行得如此顺利,离不开朝天镇 工作人员的努力,我们项目上遇到难题,即使 是节假日,他们也积极为我们做好协调工作, 让我们可以安心无忧地施工。”提及朝天镇工 作人员,项目负责人满含感激。
据了解,八庙沟水电站工程项目是纳入朝 天区秦巴山区连片扶贫规划的支柱性能源项 目之一,项目的建设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有利于改善项目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项目 建成后,电站发电及售电业务经营缴纳税收预 计可达1500万元,对增强地方经济发展、防止 返贫、加快实施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抓项目就是 抓发展。
今年以来,朝天镇在项目发展上铆足干 劲,大巴口南出口拆迁项目、S410线朝天城区 过境段项目、朝天区雪溪路改扩建项目……随 处可见工作人员风里来、雨里去,在项目上执 着坚守。
“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好企业帮手,该跑腿 迅速跑腿,该服务就好好服务,为企业排忧解 难、为群众争取更多就业机会。”朝天镇党委书 记陈功平说道。
自今年来,该镇积极抓好金堆新区梯次开 发、城市外环线建设、嘉陵江三滩河堤、老旧小 区改造等各类重点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及协调 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不断优化招商引资 环境,提高引进项目的质量,把投资环境建设 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生命线。
同时充分利用大巴口社区海螺水泥、仇坝 工业园区两个工业园基地优势,加强项目引 进、招商引资和服务企业工作,着力推进物流 基础、上下游产业链条延伸,引进、培育具有竞 争力的物流企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 积极构建跨川陕甘综合商贸物流体系,加快实 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大力发展各类 流通、中介服务组织,努力培育一批具备一定 经营规模和实力的流通大户、连锁企业,为重 大项目、重点企业发展提供物资运输、原料供 应保障。
打造村村通升级公路
紧扣“项目发展,交通先行”理念,该镇计 划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加强交通水利农田 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组公路升级工程、路网 联通工程,形成半小时到城区交通圈,从空间 上形成环状闭合交通网络和特色产业发展带; 形成产村融合、农旅文融合、城乡融合发展的 新格局。
党建引领促发展 聚焦民生办实事
11 月 23 日,一场特殊的党课在朝天镇开 讲,来自全镇 56 名知客组成的知客联盟“坝 坝”宣讲团深入田间地头,将党的“理论大餐” 做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家常饭”,让党的政策宣 讲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这仅仅是朝天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场 景之一。
抓好“理论”课堂,才能让党史学习教育更 系统。今年以来,该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广泛 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指定书目,夯实干部 理论基础,深刻了解党的光辉历史。
各基层组织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红 色星期五等契机,组织广大党员广泛开展党 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 为主的学习教育。
目前,全镇基层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150 余次,交流研讨31次,撰写心得体会500余篇, 覆盖农村党员参学人员1000余名。
依托“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平台和“微 朝天”等新媒体平台,以打造“指尖课堂”为抓 手,让党史学习教育触角向基层延伸,在全镇 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组织开展“学党 史大比武”,营造“上强国、学党史、看视频、晒 积分、比学习”的学习新风尚。
利用“青年大学习”平台,通过每周开展一 期学习活动,聆听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宝 贵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等,带领大家重 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
抓好“红色”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更鲜 活。为使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真正实现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朝天镇党 委政府充分用活红色资源,深入挖掘本土革命 遗址、革命故事、革命精神,开发红色革命沉浸 式体验课程,组织广大党员前往红色教育基地 接受党史学习教育。
朝天镇为把“被动学”变“主动学”,打造干 部“微课堂”。采取班子成员主题讲、党员干部 交流学的方式,每周开展一次集中研学活动, 鼓励年轻干部通过精心策划备课、用心宣讲交 流、分享心得体会等形式,达到锤炼党性、增强 本领的目的。截至目前,该镇已开展 25 期集 中研学活动,31名党员干部走上讲台上党课、 分享学习心得。
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和“两委班 子履新大比武”活动,让每个镇机关党员干部 及村常职干部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 3个。编制事项完成清单,开展事项办结成果 “评比晾晒”,把党史学习教育的触角延伸到服 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使学习成效转化为 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据统计,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朝天 镇聚焦民生实事,找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脚 点,在保障基层民生需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等方面,充分解决 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截至目前,共推进“我 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 216 件,其中已 完成207件,剩余9件正在稳步推进中。
民生向来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回看 朝天镇“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明月村村际连 接公路硬化已完成、三滩村竹林沟——任家湾 道路路面维修以及八组集中安置点安装水电 已完成、无人抚养儿童的就学和抚养问题妥善 解决……
“这些看似普通的事情,是党和政府对群 众生产生活的关注点,也是‘我为群众办实事’ 的具体落脚点,我们将牢记初心使命,奋勇担 当,继续为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实事。”陈功平 介绍,“同时,不折不扣推进干部纪律作风整顿 走深走实,对标 12 项专项整治情况开展自查 自纠,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把解决问题贯 穿到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
整合优势资源 延伸田园经济
在朝天镇将军村,记者见到返乡创业青 年权友文,今年 31 岁的权友文在成都有份体 面且收入较高的工作,可他内心一直期盼能 在老家做出一份成绩。一次偶然的机会,权 友文了解到肉牛羊养殖发展前景较好,想到 自己老家山好水好空气好,正适合生态养 殖,权友文立即咨询朝天镇工作人员是否能 回乡创业发展养殖。听到有年轻人愿意回 乡创业,工作人员随即给权友文讲起了扶持 政策。
将军村肉牛基地
几年来,权友文陆续在将军村投资近300 万元办养殖场,目前养殖肉牛 80 余头、肉羊 300余只,年产值达500万元。
将军村“跑山羊”基地
为帮助大家尽早摆脱贫困,权友文长期招 聘村民在养殖场务工,从事喂养、种草、收割等 工作,带动农户就业。如今,在权友文的养殖 场务工的脱贫户达13户。
不仅如此,在政府的引导下,权友文带动 周边农户一同发展种养殖业,为他们免费提 供牛苗、羊崽,并提供技术上门服务,让农户 不为技术发愁,安心从事种养殖。农户一边 从事种养殖,一边在养殖场务工,一年收入可 达3万余元,肉牛羊养殖业逐渐成为将军村的 特色产业。
朝天镇青云村有个响亮的荣誉——“全国 文明村”,若能用活、用好“全国文明村”的招 牌,必将对青云村的发展带来极大利好。为 此,朝天镇党委政府将目光锁定在打造特色产 业示范村上。
打造属于“青云村”的特色亮点。大力开 展人居环境整治,摒弃“千村一面、千篇一律” 的传统风貌,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 一韵”理念,规划雪溪洞景区周边及老 108 国 道沿线风貌打造,对民居实施彩化工程,从外 观形象上体现示范村的鲜明主题和独有特点, 使之成为对外展示美丽宜居新农村建设成果 的窗口。
疏通村内交通网络,打通与重要节点的村 际连接线,按需增设山体步游道,逐步形成旅 游环线。优化产业园区生产便道和内部道路 建设,改建青云村老年活动中心,打造民俗文 化广场。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推动特色农业产业提 质升级。积极培育农旅产业,支持精品民宿建 设,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设施接待能力。积极引 导创建特色农家乐,提高本土餐饮特色文化, 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开办生态农家乐,为观赏花 卉、采摘果实的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餐 饮环境,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发挥旅游、生态、民俗优势,整合乡村旅 游、文化、农业资源,传承、挖掘优秀民俗传统 和民间文化,打造集蜀道文化、民俗文化、农耕 文化为一体的文旅产业,对接乡土风情,延伸 田园经济,推出避暑康养、果蔬采摘、民俗体验 等精品文旅项目。
完善村便民服务体系,压减办事环节,优 化办事流程,组织业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 平。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完善村民自治监督制 度,健全村规民约,实行村民积分制管理,每季 度进行积分制管理打分。
如今,青云村在朝天区乡村旅游中迅速崛 起,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旅游。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学习贯彻党的十九 届六中全会精神,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 文章’,加强村级服务能力建设,创新城乡基层 组织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模式,完善乡镇、村(社 区)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同时举全镇之力,更 好统筹,全力发展,奋力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 兵。”陈功平说。
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建坤
“乘势扬帆逐浪高,跨越发展正当 时。”这是2021年朝天区朝天镇在巩固 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 所付出努力的真实写照,也是该镇立足 乡村振兴、全力追赶超越的概括。这一年,他们坚持精准发力,持续 巩固脱贫成果;这一年,他们狠抓项目建
“哒哒哒哒……”,6月13日,走在朝天区朝天镇金堆村的乡间小道上,道路两旁绿茵茵的植被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远处时不时传来阵阵马达轰鸣声,记者循声望去,原来是金堆村四组组长侯有平正驾驶着旋耕机在地里忙碌着。金堆村位于朝天镇西南部3公里处,全村耕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原创稿“入驻园区以来,朝天区各级部门都很关心我们,经常有人来询问我们有什么困难,帮助我们协调招工及员工子女就读等问题,贴心服务让我们很安心。”9月19日,谈及在广元市朝天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办企业的感受,四川味欣食
隆冬时节,雪精灵们唱着欢乐的歌,巍峨秀美的曾家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游客们在冰雪中尽情游玩,享受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回味全域旅游发展带来的美好体验……2021年,朝天区着力在品牌创建、项目建设、全域发展、宣传营销、服务提升上下足功夫,文旅发展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回望广元朝天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朝天发展步伐加快的五年,是朝天经济社会变化明显的五年,是朝天干部群众激昂跨越的五年,也是朝天直面重大风险、经受重大考验、实现重大发展的五年。“十三五”顺利收官、脱贫攻坚全面决胜、小
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亿元大关,较2015年基本实现翻番,年均增长8.2%;人均GDP实现54812元,居全市第一;积极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300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四个100%”,公路交通水
据了解,本次集中开工的杭加绿色建筑材料生产基地等22个项目,总投资14.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26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18个,基础设施类项目3个。这些项目的集中开工建设,将进一步优化朝天区产业结构,为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一年来,始终坚持在服务保障大局中践行“两个维护”,在强化政治监督中体现担当作为。一年来,始终坚持标本兼治,“三不”叠加效应充分显现。一年来,始终坚持把“严”的基调贯彻纪律作风建设始终,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一年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群众随时都能享受到精彩的文化大餐。五级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全覆盖走进朝天区羊木镇青少年宫图书室,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上安放着五花八门的儿童读物,免费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节点非常重要、作用特别关键。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内在要求。朝天区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创新推行了以党建为核心、以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多元结合
中国网5月15日讯 如何让城市人居环境更优美,让人们生活更美好?自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以来,广元市朝天区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聚焦重点、攻克难点、补足弱点,全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积极打造美丽朝天城市名片,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优质服务刷新城市颜值近日
李林蓬 封面新闻记者刘彦谷“我区坚定抗牢政治责任,结合区情实际,打破层级壁垒,用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创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持续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广元市委常委、朝天区委书记蔡邦银如是说。乡镇是服务群众最直接的主体,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今年以来,朝天区着力提升户外劳动者保障服务,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科学规划布局,打造综合性服务驿站、开展慰问活动、防暑培训,有效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为广大户外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和休息环境。该区新就业群体户外劳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着“栈道之都 养生天堂”之美誉的广元市朝天区生态资源丰富,在“十四五”期间,如何厚植绿色生态优势,建设生态康养重要目的地?1月18日下午,中共广元市朝天区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区委七届十四次全会精神。从会上获悉,
春回大地,草木初萌。2月10日,中共广元市朝天区委八届三次全会召开,以团结一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姿态,掀起聚精会神抓落实、争分夺秒促发展、加快建设繁荣和谐美丽幸福现代化朝天的滚滚春潮。新时期朝天区执政兴区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