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2 16:02:36 | 浏览:281
“过去种植传统水稻,收益少又辛苦,每公斤稻谷才卖3元钱。如今种上了‘王家贡米’,同样的劳力,稻谷价格翻了近一倍,每亩增收近1000元。种粮食也能致富,我们农民干劲十足。”12月13日,家住四川广元昭化区新荣村、今年58岁的种植大户杨德光谈到脱贫攻坚后自家收入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昭化区既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又是川陕革命老区和移民库区,24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就占21万人。自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以来,昭化正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围绕“5+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串点成园、连园成带”发展思路,加快构建“三带两园”现代农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
种“好米”助增收 这里农民致富忙
“好米出在金帽山。说的就是昭化区王家镇的金星村。而好米,就是‘王家贡米’。”在今年3月新建成的昭化区王家贡米产业技术研究所内,71岁的区特优粮油首席专家陈定全说。2011年开始育种的王家贡米,于2018年昭化区开展脱贫攻坚期间开始大面积投入种植,如今全区种植面积达6万余亩。
“这其中仅订单生产就达到1.8万亩,优质稻谷产量达0.8万吨,稻谷收购价达到5元至6元每公斤,仅此一项,农民每亩纯收入可增加1000—1500元左右,户均增收在3000千元以上。”陈定全说。
如今,昭化区多个乡镇利用王家贡米独特品牌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富硒、富钙功能性稻米种植等特色产业,当地还打造了王家贡米主题公园。“不仅品牌要做大,技术也要跟上。”陈定全说,随着今年王家贡米产业技术研究所的成立,区里每年将投入科研经费30万元,大力支持育种技术发展。
目前,昭化区新荣村已建设优质稻品种选育基地100亩,获得新品种10余个。“其中我们自主选育的王家贡米品种,‘谦诚占2号’,已在今年9月通过了省级品种审定。”陈定全说。
去年5月,具有口感好、基因稳定等特性的王家贡米一号、二号品种作为重点品种,从全国参选的上千品种中脱颖而出,入选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实验项目,实现太空育种。“目前,这批种子已试种成功。”陈定全说,研究所已通过太空育种筛选出优质早熟株系410份、中熟株系360份、晚熟株系230份,“相信很快,山区的农户就能种上‘太空的种子’。”
依托自然好生态 种植蔬菜卖国外
2018年脱贫的昭化区虎跳镇村民魏显明怎么也想不到,如今自家田地种植的蔬菜,能打入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市场。
“没错,我们的企业产品已与多个国家的超市达成长期合作,主要销售竹笋、食用菌等食品。”12月13日,在昭化区元坝镇、从事泡菜全产业链农林产品加工的四川俊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里,负责人周俊英正安排人手处理“双12”激增的订单。她说,今年“双12”企业销售收益比去年同期增长20%。目前,她正调集人手一边增加包装盒打包效率,一边保障生产一线人员。
2017年,在昭化区农业产品扶贫项目支持下,当地引入四川俊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场+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增收。“如今企业已建成泡菜制品、出口蔬菜制品、笋制品等生产线4条,去年销售收入近6000万元。”周俊英说。目前企业已带动昭化区3100余户农户种植蔬菜2万余亩,就地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农户亩均增收4000元。
“当地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是未来农业产业发展的保障。”周俊英说,作为从事出口食品加工的企业,在与外方进行销售对接时,对方高度重视原产地的生态环境,并多次派人现场考察、测评,“最终,昭化的青山绿水、优质生态环境通过了层层测验,也为我们带动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她说。
“昭化区通过发展‘一村一品’,所有贫困村集体经济人均收入均在44.5元以上。2021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5万元以上,增长10%以上左右。”广元市昭化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李若嫣 陈 科)
来源: 科技日报
(侨乡看两会)“边境线上的侨乡”云南保山:建设边境小康村 共享发展机遇中新社昆明3月9日电 题:“边境线上的侨乡”云南保山:建设边境小康村 共享发展机遇作者 陈静 金娟2022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如何推进侨乡发展,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 记者 周姝“自贡拥有丰厚独特、不可复制的文化旅游资源,我们要主动融入全省文旅大格局,把自贡文旅发展放在全省‘一核五带’格局中来思考谋划,尤其是‘建设长江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主要特征的川南文化旅游经济带’的定位,开创文旅融合发展繁荣发展的新
2月25日,湖滨区召开2021年度高质量发展暨党政目标考评表彰大会,回顾2021年工作,表彰先进,激励该区上下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鼓足干劲、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湖滨区委书记周建文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
9月15日,市政协副主席宋伯迅到南乐县开展下沉一线“促发展 惠民生 保稳定”专项调研。深入近德固乡佛善村、李村,现场查看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等情况,详细了解了五星支部创建、农业产业化等发展情况,实地督导了乡村委员联络室建设情况,对
蚌埠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36万多人,建成区面积也已经超过150平方公里,过去十年的城区常住人口增长仅次于合肥,按最新中国城市划分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大城市!这些年的低调发展,让人们一度忽略了蚌埠这座皖北大城,尤其是隔壁滁州的喧嚣之声不绝于耳,让人
【编者按】从春天出发,向未来启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年全
导报讯(记者 周海波 通讯员 苏兵 韩文彬)于近日结束的淄博市博山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全面总结了博山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确了该区未来5年“一个目标、三个聚力”的主攻方向,描绘了山城未来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 今后5年,博山区将深
8月10日,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邀请市融媒体中心、市报社记者,“大禹城”微信公众号及多家自媒体从业人员现场观摩,全面了解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公共文化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文旅产业培育等工作情况。近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以文化旅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逐步推进,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已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近年来,兴隆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的战略定位,从多方面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积极引入大型市场化、有实力、有担当的产业商与运营商,促进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翟一杉 通讯员樊加伟)今年以来,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以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和“三基”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为动力,通过在全区上下开展“一跑四争”、全员招商和项目攻坚“三大活动”,确保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