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08:31:14 | 浏览:818
错落有致的川北民居,绿意葱茏的微田园,泉水叮咚作响的麻柳古道……走进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初具雏形的康养旅游特色小镇今年已有好几家试营业的民宿短短一个月收入都达到了3万元以上,留在村子致富的村民也越来越多。一个曾经无路、无产业的“空心村”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蜕变?近日,笔者走进了月坝村。
从无到有,旅游示范户脱颖而出
月坝最高海拔1900余米,因四面环山形似满月而得名“月坝”。“这里树多,人好,夜晚能听山歌,抬头就能看见又大又圆的月亮。”行走在白墙青瓦红雕檐的农家小院间,月坝村村支书吴光成娓娓道来。
“‘月坝里子坝,包谷纽子大;吃的洋芋果,烤的疙瘩火’,这句俗话反映了以前月坝村条件差,地薄粮少,烤土豆,一吃就是一冬三个月。”吴光成说,村里八成壮劳力都出远门打工,村子空荡荡的。为了改变落后面貌,2015年,白朝乡申报建设四川首个省级高山湿地保护小区,依托湿地生态恢复,赶上精准扶贫好政策,从此便开始向“康养旅游特色小镇”迈进。
月坝村起初确定了4户旅游示范户,首先对农房进行标准化改造,但没一户响应。农户一是不愿花钱,二是担心装修出来没有客源,白花钱。怎么办?村里开始通过农民夜校对村民进行培训,转变大家的思想观念。同时,作为村干部的吴光成自己带头干。“好好的房子说改就改,拆房子拆得我老爹都哭了,他不晓得是赚是陪。”吴光成就给老爹算了一笔账:“改造一个标间接待客人,一晚上可收入120元,而成本最多不超过40元,还要赚80元,比打工强多了!”老爹抹泪默许。吴光成当了第一个示范户。
“标配卫生间、空调、原木镂空门窗与家具,客人喜欢的不得了。”吴光成乐呵呵地说,2016年7月份,来月坝观景度假的城里人开始在他家预定房间,当年仅国庆节营业收入达2万元。村里每个组都来人参观,渐渐地,又增加了3户示范户。再后来,6米宽的水泥路连通白朝乡和外界,也打开了月坝村康养旅游的大门,老百姓主动要求改造房子了。
生态打底,美丽乡村人人享“红利”
万事开头难,有了成功吃上旅游饭的先例,月坝村本着“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理念,在中国城镇化促进会的整体规划设计下,还原农村本色,坚持旧房不拆,通过改建,修缮,做老街、老宅的风貌提升改造,使农家小院“独可成景成业,合则更兴更盛”。
规划如何落到实处?随着该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七权同确”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本活力不断迸发,社会资本参与“三农”建设的热情前所未有,月坝村迎来发展的春天。“我们通过参观考察,采取了‘合作社+农户+国投公司’的运作模式。”吴光成介绍,农户自愿与村里的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将房屋交给合作社按照统一风格实施乡村旅游、民俗体验打造。涉及风貌改造的,费用由政府和农户各出一半。通过统一经营和规范管理,农户每年可得30元/平方米的房租,还可到合作社务工。至于与小镇配套的农户集市、客栈、游客接待中心、农民技术培训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则吸引了利州区利元国有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
“经过大家商量,我们集中农户200余亩土地抵押给国投公司融资,换来了急需的建设资金。小镇一期预算3.5亿元已完成投资2.6亿元。”吴光成告诉笔者,目前,村里已有62户参与了改造,有40余户已具备了接待经营条件,预计5月中旬开门迎客。还有109户受房屋面积和空间等因素制约无法改造,合作社就带动他们发展种养业,为合作社供货。同时,合作社的红利也要向每个村民分配。“总之,红利是‘人人头上一点红’。”
小桥流水人家,山歌悠扬伴落霞。放眼如今的月坝村,宛如一幅长轴水墨画。“月近山水自灵秀,人得闲在好抒怀。”取意于此,月坝村农户何平的住房已改造成了名叫“近月楼”的乡村民宿,由合作社经营。现在,他的房子年终有分红不说,妻子在“近月楼”务工,每月还有2000元工资收入,加起来,不出远门,年收入10万元不成问题。“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何平掏心窝子地说。
背景资料
月坝湿地对照图
2015年8月12日,月坝湿地因开沟排水而萎缩退化 唐彪(摄)
2018年8月5日,“月亮湖”已名副其实 唐彪(摄)
2011年,月坝民居 唐彪(摄)
2018年8月5日,打造一新的月坝民居 唐彪(摄)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湿地,是四川省尝试建设的首个高山湿地保护小区核心区域。2015年以前,受早期农业开发影响,当地三分之二以上的湿地因开沟排水而萎缩退化,且剩余湿地明显被分割。
2015年以来,月坝省级湿地保护小区坚持以“建设特色小镇、寄情山水田园、推动农旅结合、振兴美丽乡村”的总体发展思路,重点规划打造了月坝湿地、月坝古村等景点。目前,月坝湿地等建设稳步推进,1500亩的“月亮湖”水面和1500亩沼泽地基本形成,下一步将重点进行生态修复。
导读:去西双版纳旅行,不仅仅是去感受热带风光,还要去感受少数民族风情。我们知道云南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最多的省份,其中西双版纳也是云南最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一个自治州。这也造就了西双版纳众多的村寨和小镇,不同的少数民族聚集地都会有自己的一个村寨或
为大力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 12月10日,广元市利州区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邓璇一行赴利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调研红军烈士相关工作。邓璇指出,要进一步强化零散烈士墓地、红军遗址、红军遗物、纪念设施整理上报工作,抓好烈士立碑、烈士遗属走访、红军遗
错落有致的川北民居,绿意葱茏的微田园,泉水叮咚作响的麻柳古道……走进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初具雏形的康养旅游特色小镇今年已有好几家试营业的民宿短短一个月收入都达到了3万元以上,留在村子致富
全心全意战疫情,危难关头显担当。作为全市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在面对面与病魔“拼刺刀”,铁肩担着防疫“减法”的重任下,精卫人夙兴夜寐,积极投身参加了利州区全域全员核酸检测“围堵战”,担当作为,向“疫”而行,严防死守,团结拼搏心不散,抗击
2018年10月24日,四川澳维集团与利州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约,计划投资50亿元,在利州区龙潭乡开发建设澳维·鲲鹏小镇。2019年5月1日,澳维·鲲鹏小镇破土动工。目前,首期住宅组团——“山语湖”部分主体已封顶,园林示范区即将对外开放。作为鲲
“蜀道花前月下”康养小镇总面积近5000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由四川长相守康养服务有限公司总投资28亿元,将建设精品酒店、康养小院、文研基地、高山亲自农庄、民俗艺术博物馆、康养中心等项目。截至2018年已投资5000万元,今年预计投资5
来源:广元日报社 广大市民朋友: 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根据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为全面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现决定于2022年8月29日15时起在利州区全域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采样时间
“各位父老乡亲,都过来做核酸,注意一米线距离哈!”8月30日下午,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河西街道学工村临时采样点,核酸检测采样流动服务队边走边喊。核酸检测采样流动服务(李霞摄)该街道把便民核酸检测采样点搬到了天曌山腹地,并组织志愿者和医护人员
任开维 郭桂花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区上、镇上、村上的干部敲锣打鼓地把喜报送进了我家大门,也把关怀送到了我们全家的心坎上!”7月31日,手捧儿子刘旺荣的喜报,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青岩村刘大鋋激动万分地告诉记者,儿子是武警西藏总队某部士
来源:【中国农网】断电、拆卸、排障......5月19日,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大石工业园的广元市剑蜀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解天斌正单手抢修生产线上的塑封机,看着经处理后的生产线重新正常运行,解天斌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今年50岁的解天斌是
“区委区政府用了不到一周时间便为我们化解了复工堵点,坚定了我们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日前,四川广元先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感激不已,他称曾投资5千万元开发的一商业综合体项目,因与承建方发生合同纠纷,导致该项目拖延了长达8个月,迟迟未能
“廖叔,你老年证到期需要年审,脑梗还未恢复好,不方便外出,现在我上门收取你老年证年审资料,麻烦你在委托书上签个字。”7月7日,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碧桂园小区“宜尔室家”便民服务室工作人员郭晓敏利用上班前的时间,来到76岁廖开成老人家开展“家门
“现在只有我和老伴儿两个人居住,老伴儿因视神经萎缩而失明,行动不便。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了解到我们老两口的情况,定期上门给我们量血压、检查病情,还帮我们代买日常生活必需品。”5月7日,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南河街道体育场社区的居民代跃碧激动地说
“有国才有家,家和万事兴。作为家属,我一定会监督身边的人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好干部!”5月17日,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川北家风馆,参加利州区干部任前谈话的新任干部家属王琴感慨道,邀请干部家属一起参与任前谈话与家风馆参观很有意义。微信图片_20
任开维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12月24日,广元市利州区26名零散烈士集中迁葬仪式在广元市烈士陵园举行。上午9时,伴随着婉转低回的《思念曲》,30名礼兵护送烈士骨灰盒至灵台。烈士亲属、利州区委区政府领导、市区退役军人系统干部职工、社会各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