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07:37:07 | 浏览:747
2022年8月30日召开的广元市委工作会议指出,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当前、谋长远,努力跑出加速度、实现新跨越。
利州如何找准定位,担当作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奋力在赶超跨越中推动利州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9月6日,利州区委书记张勋图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利州区将如何贯彻落实 好市委工作会议精神?
张勋图:广元市委工作会议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也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标注了“新坐标”、指明了“新航向”。利州区及时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传达学习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并深入开展宣传宣讲,在全区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同时,我们将学习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与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时刻保持“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创”的勇气,迅速拿出务实管用的具体举措、实际行动,切实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更大成效,确保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在利州落地落实。
记者:市委工作会议动员全市上下坚持“拼字当头、产业为先、环境为要”,作为主城区,利州区将如何把握机会,担当作为?
张勋图:利州地处广元主城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为拼经济搞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重要保障。我们将坚决扛起作为主城区的责任担当,把握机遇挑战,切实增强拼经济搞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努力拼出逆风机遇、拼 出最好结果,争当广元跨越发展排头兵。
坚定不移拼项目稳投资。坚持拼字当头,深入开展项目“拉练评比”,有序推进金龙湖片区基础设施等32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众鑫钢制品加工等 10 个项目竣工投产;积极抢抓国家、省市稳增长政策机遇,抓紧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力推动渔洞河水库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用好驻外招商力量,着力招大引强选优,全力推动川娃子火锅食材等项目签约落地,力争全年引进到位市外资金增长10%以上。
坚定不移兴产业强支撑。坚持产业为先,实施先进制造强区,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全力以赴提高发展质量,持续延伸食品饮料、机械电子两大主导产业链条,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实施都市农业稳区,大力发展“5+3”农业特色产业,积极参与建设全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实施商贸文旅活区,持续优化主城区商业业态布局,加快打造川陕甘物资集散地、区域消费中心,积极争创全省服务业强县;加快推进月坝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实现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坚定不移优服务稳主体。坚持环境为要,创新政务服务理念,建好用好惠企政策“一站式”兑现窗口,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严格执行助企纾困政策,持续推行“政企同心周末茶叙会”制度,当好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员”,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企业平稳运行、发展壮大。
记者:拼经济搞建设,干部作风是关键。利州如何提升工作效能,跑出加速度实现新跨越,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张勋图:市委书记何树平指出,拼经济搞建设核心是拼作风强担当。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争分夺秒干、尽职尽责干、攻坚克难干、勇争一流干、同心同行干”的要求,始终保持发展定力,全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实行“担当实绩+负面清单”知事识人机制、扎实开展干部纪律作风建设“六治六提一创”专项行动为抓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拿出过硬作风,坚定信心、负重前行,用心用力把岗位职责扛起来,把每一项工作抓得更实更细,齐心协力拼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张星戈 来源:广元新闻网)
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如何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将是十四五期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础,在其中,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过去五年,南宁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一直奔跑在创新路上,用“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南宁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过去五年,南宁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漂亮“答卷”。
农生文还详细了解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强调要积极做好我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和项目策划等工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支持,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市民高质量出行需求。农生文强调,要高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科学调度、优化工期,推动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
【经济界面】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深圳速度”——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三周年观察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尽管内涵更丰富、要求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 8月18日,深圳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三周年。三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
在广东,到底有多少湖南人?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说,有近两千万人;还有人说,至少有1300万人。在湖南的农村,基本上整个村子里的富余劳动力,南下的人占了绝大多数。逢年过节,到处都是悬挂广东牌照的私家车,把回家的路堵得水泄不通。在湖南省,当地的两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公布三周年。截至目前,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部署的56项重点任务中,14项已经完成,42项取得重大进展,一系列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从先行先试到先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在新时
日前,一场主题为“党建+低碳文明”的专题研讨会,在深圳国际低碳城所在的坪地街道举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南方城市智库专家,与街道领导“面对面”共话“坪地碳路”。坪地地处深圳东北角,深圳国际低碳城坐落于此。“公司博士增至30人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