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04:45:09 | 浏览:1301
为缅怀革命先烈,真实反映红四方面军在旺苍开展的系列革命活动,笔者经过认真地深入调查,走访并与旺苍籍老红军座谈,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资料,写下《红军在旺苍,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这篇文章。这是一段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好好珍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谨以此文表达我们对先烈的崇高敬意和哀悼之情!
巍巍五峰山连山,
潺潺流水绕城环。
青山绿水风光好,
红军到来笑开颜。
红军在旺苍坝
旺苍县红军城
红四方面军入川后,其首府前期设在通江,中期转巴中,后期迁至旺苍坝(当时旺苍隶属川陕省广元县第三区苏维埃政府管辖)。由此旺苍坝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中心。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徐向前、李先念、张国焘、陈昌浩、张琴秋、许世友(原名许仕友)等曾在这块土地上战斗生活过。总指挥部、印钞厂、银行、剧社、兵工厂、红军医院、妇女独立师等单位分别设在现在的文昌街、王庙街、龙潭街。红四方面军到达旺苍后,先后建立了2个县苏维埃和镇苏维埃、12个区苏维埃、70个乡苏维埃、300个村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各级红色政权设主席及分管土地、粮食、劳工、内务、经济、文教、保卫等委员。全区参加各级苏维埃政府工作的干部约1500余人,其中妇女占三分之一以上。
红四方面军大力宣传党的政策,组织扩充红军队伍。与此同时,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响亮提出:“只有红军才是唯救中国、 救穷人的革命队伍,红军打倒帝国主义,红军打倒汉奸卖国贱,红军是讲自由平等,红军真是穷人的救星,穷人们快快起来,拥护红军,参加红军。”
为进一步解除广大劳苦大众一切顾虑和后顾之忧,让更多有志青少年男女积极报名参军,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特别强调参加工农红军的十大好处:参加红军分好田地;参加红军有人代耕;参加红军打倒帝国主义不当亡国奴;参加红军打国民党不当发财人牛马;参加红军人人尊敬拥护;参加红军家属受苏维埃优待;参加红军不出款子;参加红军保护自己的权益;参加红军不愁吃穿;参加红军穷人坐天下。
英雄的旺苍儿女听到红军的宣传、动员,父母相送,弟妹相送,全区各乡、村的青少年男女,不怕路途遥远,日夜兼程,踊跃报名参加红军。在极其残酷恶劣的条件下,红军不断得到人员补充,日益发展壮大。我曾两次去巴中参观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粗略统计,旺苍籍参加红军的有一万余人。在刻有参军人员的名单中,有我认识和接触的老红军、老将军,但仍有百分之九十的不认识。站在这肃静而又庄重的碑林前,我默默地为他们祈祷!也许很多革命同志因战争而牺牲,有的因病去世,而真正幸存到现在的屈指可数。让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红四方面军在旺苍城南的石岩上刻有一幅十米长的巨幅标语:“为独立自由领土完整的苏维埃新中国而斗争”19个大字。80多年过去了,至今仍不知是谁写的字,又是谁刻在石岩上,无法考证。它经历了80多个春夏秋冬,日晒雨淋,依然保持完好无损,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共同的奋斗目标。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过雪山草地,克服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可以说,长征是一场生与死、血与火的洗礼。在与国民党激战中,很多同志壮烈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迎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了保护好红军留下的标语,县民政部门每隔几年都会派专人对南峰山上的标语进行必要维护,涂上新的颜色。曾有人在标语前施工建楼房,这举动被广元市政府领导路过时发现并立即制止,至今这幅红军石刻标语没受到任何遮掩。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曾涌现了无数巾帼英雄。其中,最杰出的是唯一女性红军将领张琴秋。有过留苏经历的大学生张琴秋回国后,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陈庚、陈再道、许世友、洪学智这些威名远扬的共和国将领当时曾是她的部属。1934年红四方面军在川北旺苍建立了历史上建制最大的妇女部队——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张琴秋任师长。当年,旺苍参加红军的女同胞在她领导下被编入妇女独立师。1936年7月,在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之前,张琴秋与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结婚。
1936年,红四方面军一部两万余人途经苍溪、阆中、西充、南部、南充,后西渡黄河(1936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令过河部队称“西路军”,领导机关称“西路军军政委员会”),进入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1936年11月,张琴秋任西路军组织部长。1937年3月经中央指示,决定西路军军委会主席陈昌浩、副主席徐向前两位首长离开部队,突围回陕北延安向党中央汇报,由李先念、李卓然等负贵指挥西路军余部突围。由于指挥失误,西路军失败,伤亡惨重,陈昌浩听后心情十分沉重。
新中国成立后,张琴秋担任纺织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1955年授军衔时,张琴秋同志不在部队工作,失去了授衔机会,但大家都称她是没有军衔的女将军,只有一位叫李贞的女同志被授予少将军衔。“文革”时期的1968年4月22日,张琴秋因受到惨无人道的折磨跳楼身亡,时年64岁。粉碎“四人帮”后,张琴秋得以平反昭雪。1979年6月23日党中央为张琴秋举行了隆重的追掉大会,对这位“久经考验的老同志”表示深切的悼念!
中央电视台曾两次来旺苍,摄制组车上有“张琴秋剧组”字样,实地拍摄这位红四方面军女将军在旺苍的战斗生活经历。
一部电视剧
1976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7月6日,朱德委员长逝世;7月23日,唐山大地震,20多万人死亡;8月16日,平武地震波及旺苍,许多人无家可归,露宿街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当年,河南31个县遭受洪灾,死亡惨重。
就是在这种极为特殊的年代,为真实反映红四方面军在广(元)旺(苍)南(江)一带的革命斗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剧组在三地实拍外景,笔者有幸在嘉川场镇观看宏大的拍摄现场,一年后得知这部电视剧叫《红叶铺满小路》。我曾在温江看过几集,听到影片里徐向前、李先念、陈昌浩等人多次提到活捉田颂尧、刘湘,要坚守剑门关、旺苍坝,要镇守、保护老百姓安全,占领三江、分水岭一带,研究突围、行军路线。听到这熟悉的名字,我感到十分亲切,仿佛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光影长征路 红叶铺满小路
上世纪90年代初,为进一步宣传弘扬红四方面军在旺苍的革命活动,激励全市人民的爱国热忱,发扬红军艰苦朴素精神,建设美丽旺苍,广元市委市政府、广元市委宣传部和旺苍县委县政府、旺苍县委宣传部特邀中央电视台到旺苍县拍摄纪录片《红军在旺苍》,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周涛一行先后到东凡“木门会议”陈列馆观看徐向前、李先念题词,在老城红军遗址群观看红军留下的各类石刻标语。周涛走到城南巨幅标语前停下了脚步,仰望着这19个大字,情不自禁地说:今天崛起的中国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英雄的旺苍儿女踊跃参加红军,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让全国人民进一步了解红四方面军在旺苍不寻常的战斗、生活经历,对旺苍这块红色土地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此纪录片在央视3套综艺节目连续播放了几次。
为提升城市形象,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弘扬红军精神,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旺苍县委县政府对红军遗址进行了系统维修。2002年12月,旺苍“红军城遗址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旺苍,被称为“中国红军城”,这对旺苍人民是一个巨大鼓舞和鞭策,也证明了红四方面军在旺苍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红军城”,让世人永远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几封红军家信
从1933年至今过去整整80多年,当年参加红军的旺苍籍战士写给家中父母的书信、红军家属优待证、红军家属路条,在我手中也保存50多年了。书信虽已发黄,有的被虫蛀,但毛笔字迹清楚,对其中烂了的进行必要修复,无论在生活困难时期,还是“文革”浩劫的十年,丝毫未受到任何损坏。从这些家信中,不难看出,这些刚从农村参加红军的青少年男女,离开家对父母的牵挂,对家乡这块土地的爱恋,对弟妹的关爱,对参加红军充满了必胜信心和乐观主义的精神。现摘抄几封家信,没有标点符号,有错别字,为保持原信,笔者不作任何修改。
一封:双亲大人台前你儿写信回来无别望双亲在家不要担心挂念现在我们队伍消灭了恨多冉我们消灭刘湘当中要准备五次追剿我们队伍作战代用季华消灭敌人双亲在家中不要担心儿也不知家中的事是如何么妹妹有年月了,我也不知家中的事,家中有困难不要代克辨洒冉我们九十二师医院住三家坝(今三江镇)分水嶺占孔家中来信我就回来冉望双亲在家操心代劳今言不多叙而以也做禀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号。
二封:呈禀双亲大人台前容因你儿去年参加九十三师师医院今又提到卅一军政治部休息了一天又提到川陕省去住学校望双亲在家不要担心你儿在红军里面身体强状我在旺苍坝也问了家中的事是我又代回来票子式张不知家中收到没有又代回菜饼子十五个不知收到没有我以巴洲去了以后在写信回来问候一下若是路远就不来若是不赞路远就来看望一翻今日来信回家望爷爷婆婆双亲大人不要挂念在心我以后学期住满路过旺苍坝就请假回家看望一下言不多叙专此跪禀敬真冬月十二日。
三封:双亲大人台前鉴收所好无别因儿参加红军有数月不知家中情况如何儿也没有回家看望双亲儿在革命很是身体平安双亲在家不必担心挂念现在消灭敬人得了许多肚利我们消灭刘湘当中婴准备冲破五1次围剿我们队伍退却在旺苍坝守速正地我们革命正是高潮国民党必然死亡了你儿革命是谓自己土地利益言不多叙专此跪禀一九三四年二月一日。
路条1:兹有广元第三区七乡二村红军家属习某一人到川陕省去会见儿子仰各机关招待食宿过岗哨验票放行十二月二十八号三区苏府条 (上面盖有“川陕省广元县第三区苏维埃政府”印章)。
路条2:兹有三区七乡二村农民习某到文昌宫(苍溪高坡子)去寻儿子仰各机关岗哨验明放行为要此致红军家属招待食宿看条可放。
三区苏维埃十二月十四号
路条3:兹有三区七乡习某二人到旺苍坝称盐名岗哨验明放行赤礼。
七乡主席(盖章)
一封来信与两位老人
1975年笔者刚结束城关公社社教,1976年奉令在嘉川场镇参加社教工作,驻嘉川服装厂。当年5月1日后,厂内有位腿脚不好的老同志何占奇向我请假,说要去北京,找他1935年在甘肃的部队领导。为满足老人心愿,我同意他7天假。上火车时列车员叫他买票,他说“我是老红军”,就这样到了北京。何占奇同志东找西问,最后找到中央军委办公厅。接待他的是一位军人。军人说:“首长出差去了,有事可向我反映,等首长回来后向他汇报,你先回去”。几天后,何老太爷回到嘉川仍上班打衣服。大概又隔了6、7天时间,何占奇同志收到一封邮局的挂号信,信封上方写有“四川省旺苍县嘉川区服装厂何占奇同志收”,下面落款:中央军委办公厅。
老何收到信后,高兴得不得了。他不认识字,叫我拆开信读给他听。此事距今30多年过去了,但信的内容我仍记忆犹新。信中这样写到:何占奇同志,你来京反映1933年参加红军回到家乡无人过问一事,有人说你是叛徒、逃兵,“文革”中受到批斗,生活困难。因时间久远,40多年了,经过我反复回忆,你参加红军确有此事。在甘肃河西走廊的一次战斗中,你腿部被敌人子弹打穿,而另一位也姓何 (不知何甚么)腿被打断一只,印象比较深。二人都带四川口音,我立即派医务人员将二位送延安治疗,后面情况不详。如果你现在有困难,可找当地人武部部或县民政部门给予解决。落款:朱良才。
老何高兴之余对我说:“帮忙帮到底”。我们二人带着首长亲笔信去县人武部,办公室的同志看信确认这是真实的,后经人武部与民政局研究决定,何占奇、何其元二同志为“失散红军”,为他们颁发了证书。从此,二人享受失散红军每月的生活待遇,改变了他们后半生的命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辜文科(旺苍县地方志办公室)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 摄影陈加普8月31日,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协办的“天府十大文化地标”颁奖典礼在南充举行。历时八个月评选出的“四川十大红色文化地标”隆重揭榜,旺苍·中国红军城榜上有名。在当天的颁奖典礼上,四川省作协
为缅怀革命先烈,真实反映红四方面军在旺苍开展的系列革命活动,笔者经过认真地深入调查,走访并与旺苍籍老红军座谈,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资料,写下《红军在旺苍,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这篇文章。这是一段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
晚上9点,部队冒着大雨出发。四周围一片漆黑,路滑得像泼上了油,队列里不时响起“噗通”、“啪唧”的声音,差不多每个人都着着实实摔了几跤。急行两个多小时后,雨停了。透过夜幕,曾保堂看见一星灯光吊在半空,俘虏们悄声告诉他,说这就是遵义城,灯光是城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据四川旺苍县党政公众网消息,9月18日上午,中共旺苍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东河撤镇设街道办改革工作,审议通过了《旺苍县撤销东河镇设立红军城街道办事处方案》。全会指出,要充分认识东河撤镇设街道办的重大
12▲ 局部中国红军之城众所周知,四川东北部是红色革命老区,山高林密,红军曾经战斗过。那里的山水之中泼洒着烈士们炽热的鲜血,流传着数不清的传说和故事。在这之中,旺苍是这片红色之中最为耀眼的存在。为了更好地切入这片红军之城,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历
侯晓阳 封面新闻记者刘彦谷“红军部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受到百姓交口称赞……”日前,在四川广元旺苍红军城,90余名新任领导干部穿上红军服,沿着廉洁教育专线,跟随讲解员,从牌楼到三街两巷、川陕省苏维埃工农剧团等点位,聆听红军故事,
金秋时节,鼓城山——七里峡国家4A级景区内,漫山遍野的红叶在阳光下分外耀眼夺目。红色旺苍,中国茶乡,山水秀丽、风光旖旎,境内“红绿”旅游交相辉映,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是一座融美景美食、历史文化、乡土民俗为一体的魅力县城。图为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景
四川在线记者 燕巧 摄影 陈加普1月21日,旺苍县冬日暖阳。走进中国红军城,青色的石板路上,游客与居民熙熙攘攘,道路两边,是旺苍农特产品和各类小吃铺面,市井生活气息迎面扑来。这里是中国红军城,也是全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好、遗址点最多的红色
旺苍,本宋嘉川县地。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以户口稀少省入绵谷县。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复置,仍治嘉川坝(今嘉川镇)。二十二年(1389年),嘉川县又省入广元县(至元中,改绵谷县为广元县),此后不复置。清世宗雍正八年(1730
-----------正文-----------题记: 为缅怀革命先烈,真实反映红四方面军在旺苍开展的系列革命活动,笔者经过认真地深入调查,走访并与旺苍籍老红军座谈,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资料,写下《红军在旺苍,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这篇文章。这
□周俊 唐福升 本报记者 胡斌 刘仁喜 文/图 唯有责任和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回顾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旺苍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创新活力加速迸发的五年,是民族团结进步、社
四川省东北部是红色革命老区,山高林密,红军曾经在这里战斗过。这里流传着数不清的传说和故事。在这里,旺苍这座山区小城便是这片红色之中最为耀眼的存在。在旺苍县城城边,一片面积达1.5平方公里的低矮街巷,被完好保存下来,这就是中国红军城。中国红军
城市/ 大变样五月以来,天朗气清走在旺苍县城区旺月堤上郁郁葱葱的树木相互交错蔷薇花、海棠花交相辉映天蓝色的游步道紧紧挨着东河往来的市民漫步其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市民冯女士表示,现在这环境好,门口就是公园,窗外就是美景,出门散个步心情都很舒
农旅融合是指依托农业的生产和生态景观功能,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开发利用农业农村和土地资源,植入吃、住、行、文、商、娱、育、养、动等旅游新业态,将农业农村发展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旺苍县东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入秋以来,天气逐渐凉爽大家也纷纷走出家门在“口袋公园”邂逅初秋美景“公园”虽小装的却是百姓的小日子、城市的大格局近年来旺苍县紧抓城市环境建设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口袋公园”见缝插针地出现在旺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