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04:20:25 | 浏览:1434
人民网成都1月24日电 近年来,广元市旺苍县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咬定从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的目标,探索推行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等新模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旺苍立足于“早”,着眼于“快”,落脚于“实”,奋力打好“春季攻势”“夏季战役”“秋季攻坚”和“冬季冲刺”脱贫攻坚“四大战役”,全县 8769名贫困群众、39个贫困村成功摆脱贫困。
“三园联动”助力乡村振兴
东河镇南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冯鸿多年来一直在外地务工,2017年在东河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的感召下回村,从村集体流转来的土地中承包了30亩栽种蓝莓,2018年初挂果就实现了6万元的收入。
东河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是旺苍县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村特色产业示范园、户办产业微庭园“三园联动”建设的缩影。
实施精准扶贫,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旺苍县通过统筹推进“三园联动”发展,实现特色产业带状发展、块状覆盖,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跨乡跨村的产业集中区,引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正是在“三园联动”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下,让冯鸿和很多农民调整了种植结构,助推脱贫奔康。
“现代农业园区是保障农业优质供给的基地,我们坚持每年建1个万亩现代农业园、每个当年脱贫的贫困村建1个标准化示范园、带动贫困户建起特色微庭园,通过‘三园联动’助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说,旺苍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三园联动”建设作为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有力抓手。截至目前,旺苍全县已建成万亩亿元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18个,“一村一品”产业示范园70个,特色微庭园2.11万个。
“依托万亩现代农业园,村里建成了500亩茶叶‘一村一品’示范园,118户农户发展起了1亩以上茶叶加其他种养的特色微庭园。”农建乡农建村党支部书记石军说,“三园联动”带动贫困户去年人均增收5535元,力促全村如期脱贫摘帽。
“五高搬迁”住好房兴产业
“从‘泥窝’搬到‘金窝’,有了好房子,更有了富日子。”旺苍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与脱贫致富结合,该县龙凤镇为搬迁户规划生猪、肉牛等现代农业产业,使贫困户搬迁后依靠产业发展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不光要挪穷窝,还要兴产业、斩穷根。旺苍围绕“搬得出、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坚持“五高”(即: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系统配套、高水平提升、高绩效管理),做到搬迁与脱贫同步、安居与乐业并重,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新经验,使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奔向好日子。
“尽量靠景区、园区和产业集聚区‘三区’,为搬迁群众发展产业、就业创业等提供条件。”县委相关负责人说,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宜居宜业,注重规模适度、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采取分散安置为主、适度集中安置为辅的方式进行易地扶贫搬迁。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旺苍县在帮扶易地搬迁贫困户发展产业上,坚持“长短结合”“农旅结合”,通过“大田园 小园区 特色微田园”三园整合示范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同时,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致富难”,该县还搭建了整合发展、就业促进、主体带动、产业服务、生态建设“五大平台”。
“科技造血”脱贫门路广
“种植的部分藤椒根部变色腐烂,根皮与木质分离,请问该怎么防治?”在龙凤镇人民村一片藤椒地里,当地贫困户唐鸣杰忙着用手机拍照,将藤椒种植难题发送给“四川科技扶贫在线”旺苍县运管中心农技专家岳剑锋的手机APP中。“这是藤椒根腐病……”收到唐鸣杰的“科技需求”,岳剑锋立即回复。
为打通科学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服务“零距离”,率先建立“四川科技扶贫在线”旺苍运管中心,为310名技术专家安装并指导使用“四川科技扶贫在线”手机APP。目前已在水磨、松浪、五红等15个村建立了科技服务驿站。在高阳、木门、农建等示范园区和农资示范店建成农产品监管可视系统。
为将“科技扶贫”与“人才扶贫”有效结合,旺苍坚持“一批平台”统领,集中打造“科技星创天地”,入驻科技型经营主体50家,投入“种子资金”500万元,培育了一批“科技特派员”、科技微小企业、农村电商;围绕茶叶、核桃、畜牧、中药材“四大支柱产业”,建立13个特色“科技专家大院”直接服务产业发展,“联姻”贫困群众,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已成全县脱贫攻坚的强力支撑。2017年,全县科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2%,帮助全县精准完成9509名贫困人口脱贫、30个贫困村退出的目标任务,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7%;2018年科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助力完成39个贫困村退出、8769名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
“金融活水”激发奔康新动能
对于49岁的普济镇秀海村贫困户杨登文一家来说,2018年有个不错的收入:前两年栽种的10亩猕猴桃去年进入丰产期,产量达到2万斤,去年销售额达到10多万元。“没想到自己也会脱贫奔小康。”杨登文感叹,“国家金融扶贫政策帮了大忙,赶上了好时代。”
杨登文所说的金融扶贫政策,是农行旺苍支行在该村推行的“惠农通”“惠农卡”“惠农贷”“三惠一体”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种植猕猴桃初见效益,和家人商量准备扩大种植规模和品种,但资金成为难题。”杨登文说,农行旺苍支行得知情况后,在一个星期内,开展了入户调查、评级授信,有针对性地制定贷款方案,通过“惠农贷”,很快将6万元贷款发放到他办理的惠农卡上。因为有技术、品种好,他家种植的猕猴桃还未成熟就被预订一空。
“扶贫小额信贷,贫困户受益是关键,搭建‘三惠一体’的金融精准扶贫平台十分必要。”人民银行旺苍支行负责人说,目前,旺苍已在全县297个行政村建立了“金穗惠农通”服务点375个,实现了金融服务对全县乡镇和行政村100%覆盖,支行惠农卡发卡总量达到6.9万张。(陈绍海)
人民网成都1月24日电 近年来,广元市旺苍县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咬定从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的目标,探索推行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等新模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旺苍立足于“早”,着眼于“快”,落
□周俊 唐福升 本报记者 胡斌 刘仁喜 文/图 唯有责任和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回顾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旺苍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创新活力加速迸发的五年,是民族团结进步、社
城市/ 大变样五月以来,天朗气清走在旺苍县城区旺月堤上郁郁葱葱的树木相互交错蔷薇花、海棠花交相辉映天蓝色的游步道紧紧挨着东河往来的市民漫步其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市民冯女士表示,现在这环境好,门口就是公园,窗外就是美景,出门散个步心情都很舒
农旅融合是指依托农业的生产和生态景观功能,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开发利用农业农村和土地资源,植入吃、住、行、文、商、娱、育、养、动等旅游新业态,将农业农村发展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旺苍县东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入秋以来,天气逐渐凉爽大家也纷纷走出家门在“口袋公园”邂逅初秋美景“公园”虽小装的却是百姓的小日子、城市的大格局近年来旺苍县紧抓城市环境建设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口袋公园”见缝插针地出现在旺苍
如果要让你给外地朋友做推介提到旺苍,你能想到什么是鼓城山,七里峡还是红军城,木门寺我想大概一千个旺苍人就会有一千种解答吧今天,小编要告诉你一个“全新”的旺苍壹基本信息地理坐标:旺苍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介于东经105°58′24″
旺苍从设治到立县地名由来:1945年正式建县,因治所设于旺苍坝,故名旺苍县。据蒲孝荣《四川各市县名称由来》(载《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第5期)说:旺苍县“地名旺苍坝,因县四面皆山,其中地势坦平,有宋江和黄洋水环绕其间,四时登眺,望之苍然。
这一周的旺苍一夜入秋,一叶知秋!唐代王绩先生说过“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天高云淡的晴朗天气夹杂着一丝丝凉意总有让人拔足狂奔的感觉见过了旺苍的秋天才知道秋天的旺苍,大约就是天堂的样子不冷不热,从早到晚都那么美您说,这怎么能叫人不爱呢?旺
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小编为你推荐旺苍四条旅游线路,不仅可以耍完旺苍所有美景,还不花一分钱的门票费。心动吗?敬请友友们持续关注哟!昨天推荐了第一条:红色之旅线路,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第二条:2.生态之旅旺苍县城→鹿亭温泉→鼓城山-七里峡这里有绵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崔雅薇东营报道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文明是生活细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礼貌的话语、一次小小的礼让,都能创造一个感动的瞬间,完成一次温情的传递;文明是工作作风,闪现在“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办就办成
晨曦初露,迎着朝阳在神光山森林公园里晨跑;暮色渐浓,携家人漫步明珠文化广场,欣赏精彩绝伦的歌舞……近年来,兴宁市加快创建省县级文明城市的步伐,坚持问题导向,做足绣花功夫,让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杂乱无章的缆线没了,三角镇群福小区的环境变得更干净整洁,生活在小区的居民陈阿姨谈起小区的变化,开心地笑了;四处堆放的垃圾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四通八达排水网,购物的环境更舒适了,说起龙坪市场的变化,市民钟建雄开心地笑了;空间宽敞,图书琳琅满目,
为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优势,多渠道促进党建与就业工作互融互通,促进就业政策落到实处,8月11日,梅江人社局联合市工信局、江南街道怡乐社区举办“就业政策进社区”主题活动,通过组建党员就业帮扶服务队,用“三微”就业服务“绣花针”解决群众就业“大
本报贵港讯 (记者/唐正芳 通讯员/陆宏夏)11月19日,贵港市举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港北区专场新闻发布会。港北区委书记玉彤介绍,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区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
■美丽乡村,广东在行动——县(区)书记专访开栏语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我国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此关键时间节点上,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